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人,馬巖松對北京城很有感情。當被問及北京城市發展現狀的時候,馬巖松的回答毫不掩飾:“當然是往更差的發展了。建設新城市的方式是不對的,大規模地拷貝西方建筑,有時候建得還不如西方,還對自己的老城造成破壞?!?/P>
馬巖松說,中國的城市已經有過非常輝煌的成就,像老北京這樣的城市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像無錫、蘇州、杭州這樣的城市都有其獨特的人文特色。
然而,中國現代城市“千城一面”的現象已非常普遍。出現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中國自古以來是農耕文明,現代化對中國來說是空白的,中國城鎮化一開始就是照搬美國模式,缺少對自身文化的探討和研究。
在今年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面對在座的天津市政府官員,馬巖松在以“我的山水”為題的演講中毫不避諱地拿出一張天津濱海新區的規劃設計圖與曼哈頓相比?!皫缀跻荒R粯??!瘪R巖松說,如果說中國過去30年的建筑還基本處于copy(模仿)階段的話,那么未來中國城市的發展,經濟就不應該放在首位。
“我從來不批評中國的城市化,城市的出現是好事,是人類進步的體現,不能因為我們喜歡鄉村就否定城市?!瘪R巖松說,但建設城市需要好的規劃,天津濱海新區的規劃有問題,沒能開創一個新時代,處境頗為尷尬。
馬巖松喜歡談山水城市,但這并不意味著他是傳統文化的守護者。他喜歡過去的東西,是因為他們之間有一種情感上的共鳴,他希望在未來的城市中人們可以更多地感受到這種共鳴。
“我們未來的挑戰是亞洲的高密度城市,不可能每一戶都有園林四合院,如何用創造力的思想去創造一種新的建筑文明,是城市規劃者面臨的挑戰?!瘪R巖松說。